13766899538
如今,人们寿命越来越长,身体状态也越来越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寿命延长与生育率下降正在加速老龄化进程,同时,老年人健康状态发生质的飞跃——认知能力上,2022年70岁人群的认知能力相当于2000年53岁人群的水平;生理机能上,现代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较过去提升了约20个百分点。对此,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医养照护服务标准化研究员陈璐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得益于多方面进步。
医疗技术发展。如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通过治疗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血压计、血糖仪等家用健康监测设备的普及,让老年人能更早发现健康问题并及时干预,减少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健康意识提升。当前60岁以上老年群体的受教育水平较前代明显提高,老年人更容易接受科学的健康理念,主动采取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方式。
生活方式改善。现代老年人更加注重均衡饮食,充足的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摄入有效降低了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过去常见的营养不良如今大幅减少。广场舞、太极拳、健步走等低强度运动在老年群体中广泛流行,不仅增强了心肺功能,还改善了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减少了跌倒风险。
社会支持增加。养老金和医保的覆盖减轻了晚年经济压力;社区活动和线上社交工具有效缓解了老年人的孤独感;智能手环和睡眠监测设备帮助老年人调整作息;适老化环境的优化,如居家防滑改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显著降低了意外伤害的风险,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安全便利。
尽管现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整体向好,但陈璐表示,当前仍有一些因素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和生活质量。
心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中风、心梗等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多种慢性病共存使多重用药问题日益突出,影响老人整体健康。在医疗保障覆盖不足的农村地区,部分老人还会因经济压力而自行减药或停药。陈璐建议,老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咨询医生优化用药方案;政府着力推动缩小城乡医疗差距。
肌肉骨骼病。老年阶段肌肉量不足会导致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部分老年人脂肪和热量摄入过多,而蛋白质、纤维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陈璐建议,老年人可每周进行2~3次抗阻训练,适当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日常饮食低盐、低糖、低油,少食多餐,保证高蛋白饮食,适量增加维生素D和钙质的摄入。
精神心理问题。退休后的角色转变、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孤独感,以及普遍未被重视的抑郁症状,都在侵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阿尔茨海默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护理负担。这些问题与社交活动减少等现象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陈璐建议,老年人要终身学习,保持社交活动;家庭成员要定期与老人沟通,鼓励其参与家庭决策;普及、利用好社区心理咨询服务。
照护服务不足。全国有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但专业护理人员严重短缺。“少子化”的家庭结构更使家庭照护负担沉重。客观存在的“数字鸿沟”(在适应智能设备等新技术方面的落后)使许多老年人无法享受远程医疗、健康监测等服务。陈璐呼吁改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鼓励企业开发更多适老化智能产品和服务。
好评 ![]() |
|
0% | 0 |
中评 ![]() |
|
0% | 0 |
差评 ![]() |
|
0% | 0 |
东方养生网 | 养生网 - 中医养生 | 【365养生网】专业的健康养生门户网站 | 中华养生网 - 最好的养生网站 | 康泰养生网 | 五绝养生网 - 大家一起来养生的养生网站 |